世界新希望,會是中國嗎? 和大前研一類似,「中國,世界最後的希望?」這個題目是想想吸引目光的聳動技巧。 中國到底很不一樣,或只是絢麗的煙火一場?本部落格介紹過一本書《中國怎麼想?》,其中也介紹了中國的政治決策模式:審議式民主──由社會賢達(菁英)替人民做決定,而不是人民自己來決定。 作者引用多作者與著作和其片段,意在凸顯一種時下過度讚美中國的氛圍,並非贊成其主張。 我們當然習慣了從一次戰後(最晚是二次戰後)起,一個中心的國際體系。但在人類長遠的歷史中,更多的是強國多元並存的體制。但我們必須注意,中國20~30年的「崛起」相對於長遠的歷史,其實只算一瞬。因為只算一瞬,尚不能蓋棺論定。中國,造就了一個新的典範了嗎?典範這種東西,本部落格與友格子「椰子樹下打盹的哲學家」都企圖觀察與說明,連美國 小額信貸國務卿都與「巧權力」(smart power)併用而朗朗上口。可惜,探討尚無結論。 典範,必須以「長期」為觀測座標才能體會。其根源在於「現實需求」。人世間所出現的各種現象與體制,不外企圖解決「現實需求」。體制不會單獨存在,體制是為解決現實需求而存在。因此,「現實需求」是根本。或許是工業化,或許是封建多元吧?總之不知為何原因,近代西歐各國起步較早,較早面臨許多社會演化之後產生的問題,包括民間力量崛起、王權衰落、工業化的貧富不均、科技急速進展、環境資源匱乏等,因為這樣才產生種種應對的體制。因此,西歐各國所摸索出來的模型甚至於典範,才成為「後進社會」取經的對象。取經,可以較快速得到解藥,解決個個社會在各自發展路途上的現象 禮服或病症。 中國,當然也是取經多。現在,中國取經醫治各種症頭後,想要獨創路數。問題在於社會牽一髮動全身。西洋國家的模式建立在封建多元的背景中,中國卻深陷一元專制的環境。這樣的話,最終會影響到包括學問體系在內的各個層面。這是西洋各國幾百年的發展歷程,要濃縮在幾十年完成換新,幾乎難如登天。而換新之後,會遇上與現有體制的搭配問題。這是不可能的工作吧! 所以,中國已經措施文藝復興與大航海時機,頂多可以對現狀「修修改改」,最終是加入人類的大家庭作為一份子,無法創新自成一格,或文化上改變世界給世界新希望。 中國,世界最後的希望? 聯合/許知遠(2010.04.04) 「他們說中國政治制度是獨裁主義,但這其實是一種新的民主。」這個大膽判斷來自約 裝潢翰·奈斯比特,一位聞名世界的未來學家。他在北京推廣他的新書《中國大趨勢》時,對著中國官員和公眾說,西方對中國的理解充滿偏見,他們認?自己是民主的審判者,認?一定要通過選舉才有民主,但即使創造了「民主」的希臘人並沒有選舉,他們甚至還有奴隸。而中國正在構建一個不同於西方的體系,它是垂直式的民主,領導層發出指示,人民提出倡議。這是一種自下而上又會自上而下的機制。 在二零零九年九月中旬的一期《南方周末》上,我讀到約翰·奈斯比特的論述。在同一期報紙上,還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周年的報導,對中國模式的探討。新聞紙上洋溢著成就、自得,和一種被遮蔽的深深困惑——中國是如何變成今日世界眼中的中國的——一個將政治專制和經濟增長如此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國家,不?澎湖民宿犌h少悲觀的預言和深層的矛盾,或者一場席捲世界的金融危機,都不能阻礙它變得更強大。 既有的政治、經濟與社會的理論框架,早已容納不下中國的成長?中國正在創造一種全新的體系?是的,在得出肯定的結論之後,奈斯比特甚至尋找出支援它的八大支柱——解放思想;「自上而下」與「自下而上」的結合;規劃「森林」,讓「樹木」自由生長;摸著石頭過河;藝術與學術的萌動;融入世界;自由與公平;從奧運金牌到諾貝爾獎。 奈斯比特代表著世界對中國讚歎的新高潮,從二零零八年開始,這種讚歎從經濟領域,擴展到政治、社會、文化、甚至審美領域。中國正不可阻擋地成?新的世界領導者,她給世界提供了新的模式、刺激與靈感。 北京奧運會的眩目成功,被專欄作家大衛·布魯克斯稱之?「中國奇蹟式增長下的和諧社會的一場 裝潢高科技展現」。古老的論調再次獲得了新的回響,中國正是這樣一個強調集體主義的社會,而奧運會的開幕式則是一種宣言——「發展不僅來自西方的自由方法,也來自東方的集體主義模式」。中國獲得奧運會金牌的數量,再次印證了這種「東方的集體主義」的勝利。 而他在《紐約時報》同事、建築評論家尼克萊·歐茹索夫則這樣描寫:「如果西方人從飛機裏出來步入新北京國際機場時,感到目眩和困惑,這可以理解。它不僅因?空間的壯闊,更因?一種無法抗拒的感覺——你正穿越另一個世界的入口,這個強烈擁抱變革的世界正在把西方國家甩到煙塵中。」 他接著寫道:「這種情緒就令人想起阿道夫·盧斯的昔日感受,這位維也納建築師一個世紀前從蒸汽輪船走出紐約港。他穿越了未來的門坎,他知道,在文化意義上,歐洲已經過時。」 金融危機從 個人信貸華爾街蔓延到整個西方世界,在這種群體性的迷惘中,中國誘惑力進一步增強了。它強大的政府力量被視作深謀遠慮,它的社會主義標籤被理解成可以給普通人提供保護,它曾經被詬病的封閉的金融市場,如今則免除了傳染性的恐慌……它幾乎成了世界最後的希望之地。歐盟主席巴羅佐與法國總統沙克吉都敦促中國?解決這場危機做出重要貢獻;《華盛頓郵報》的大衛·伊格內修斯寫道:「在二零零八年的大恐慌中,我們都要面對的一個現實是,沒人希望站在市場的刀刃上過活。我們需要資本主義經濟所獨有的活力和靈活性。但我們也需要保護——個人在市場崩潰時能保護我們和家人的安全網。」他認定中國正是這樣一個提供保護的國家,他接著宣稱「我們現在都是中國人」。 西方左派學者也加入了這股潮流中。毛澤東時代給予他們帶來幻滅,但一個再度強大的中國給他們另一種安慰,它是 賣屋對現行資本主義秩序的挑戰——西方霸權的年代結束了,一個新世界格局正在形成。這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是義大利人阿瑞吉,他在二零零八年出版了《亞當·斯密在北京》。馬克思沒有讓北京成?世界中心,但亞當·斯密成功了。阿瑞吉相信以中國?主導的時代,打破了西方主導的權力等級,以中國?中心的東亞的再度領先,將帶來更平等的國際秩序;中國霸權要比歐美主導的霸權更和平,更少軍事色彩;中國的崛起可能標誌著東亞發展道路——它基於市場交換,而不是資本家。 這種青睞貫穿了整個二零零九年。對全世界來說,G2和Chimerica,是再形象不過的辭彙——只有中國與美國能夠決定世界的命運。美國人憂心忡忡。當他們受困於自己的全國健康法案、或在能源改革懸而未決時,他們想起了中國。「只有一種制度比一黨專制更壞,那就是我們美國的一黨民主」,托馬斯·弗裏德曼寫道,「一黨專制當然有其弱點。但如果 個人信貸像是今天的中國一樣被一群理性、開明的人領導,它也很有優勢。這樣的一黨可以執行那些政治上困難、卻至關重要的政策,這些政策是一個社會在二十一世紀的前進所必需的。中國在電動車、太陽能、能源效率、電池、核能、風能上超過我們並非偶然。中國的領導人理解,在一個人口爆炸和崛起的新興市場的中產階級的世界裏,乾淨的能量和能源效率的需求將增加。北京想確保它自己的?業和政策可以做到,包括自下而上的天然氣的漲價。」另一位專欄作家鮑勃·赫特在四個月後,再度發出了類似的感慨,他認定在使用太陽能的競賽中,美國正在輸給中國:「低排放時代已經來臨。我們可以被中國這樣的領導性國家拽入這個更新、更綠色的世界;或者我們面對挑戰,自己成?領導者。」一切似曾相識嗎?五十年前,他們談論的是和蘇聯的太空競賽,而現在是和中國的能源競賽。 在人們開始?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時作出總結時, 房地產很多人相信,中國是最大的贏家。甚至好萊塢的電影都在回應這種情緒,在地球即將覆滅的《二零一二》,只有中國可以製造出諾亞的方舟。 在馬丁·雅克的狂熱面前,所有的歡呼都顯得暗淡——《當中國統治世界——中央王國的興起與西方世界的終結》,超過四百頁的書,難以卒讀。它通篇是亢奮的口號,它傳達的資訊則是簡單的,中國必然會成?世界最富裕與最強大的國家;中國是按照自己獨特路徑獲得成功的,它也依照這種獨特性,來重新塑造世界秩序。他興奮不已地找到了「文明國家」這個陳舊概念,似乎一個新的全球朝貢體系正在形成。但他幾乎忘記了,七十五年前,英國一對著名的韋伯夫婦已經寫下了《蘇維埃共?主義——一種新文明》…… http://mag.udn.com/mag/world/storypage.jsp?f_ART_ID=242169  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21世紀房屋仲介  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cwrwncd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